2019-09-20 08:59 浏览次
我国的危险品物流起步很晚,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方式不恰当,只是直接套用普通物流实践的方式方法,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几乎可以说是一张白纸。
我国人口多,危险品运输从事人员也相对要多,专业技术水平,运输设备条件,这些都不整齐,结果就是危险品运输效率逐年走低,还存在着严重事故隐患这些问题。以下几个方面最能说明问题:
1.物流效率低
(1)重复运输
重复运输指的是本来可以径直将货物运至目的地,但是却在目的地未到达之时,将货卸下,再重复装运,送达目的地。
(2)运力选择不当
主要是超载,产生安全隐患,或者实载率低,浪费运力。
(3)运输半径过大
我国危险品的生产主要是在东部沿海那些地区,中西部,东北地区偏少,而且需求分散,导致危险品运输过程的半径过大。
2.多头管理,效能不足
危险品物流行业同时受到多部门的监督管理,使企业为难,无所适从。同时,职能的交叉造成的各部门之间的争利诿过时常发生。
3.对危险品物流企业规模而言,我国普遍较小,现代化水平低
目前,在我国的这些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中,自产自运的比重十分大,这种经营模式主要造成了我国危险品物流企业现代化水平低、发展慢的现状。此外,无证经营危险品物流的现象层出不穷。
4.人员素质低
驾驶员和押运员了解事故处理的知识不全面,甚至有在事故发生后,存在逃匿的现象。危险货物运输时人员无证上岗也屡见不鲜。
5.事故应急机制相对十分落后
道路运输部门没有有效机制对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进行事后的处理,通常是通知发货、收货人赶来处理,而且由于大多数公司对危险货物的危害认识不够充分,防范救援措施不够到位,贻误施救时机,造成一些损失